成語【勢不可當】的拼音是(shì bù kě dāng)
成語解釋:當:抵擋。來勢迅猛;不可抵擋。
成語出處:《晉書 郗鑒傳》:“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可以算屈,難以力競。”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jié)構(gòu):主謂式成語
產(chǎn)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當,不能讀作“dǎnɡ”或“dànɡ”。
成語辨形:勢,不能寫作“事”。
成語辨析:~與“勢如破竹”有別:~側(cè)重于形容力量強;“勢如破竹”側(cè)重于形容進程快。
近義詞:勢如破竹 »、銳不可當 »
反義詞:日薄西山 »、大勢已去 »、望風而逃 »
成語例子: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3回:“馬超士卒,蓄銳日久,到此耀武揚威,勢不可當。”
成語謎語:莫之能御也
勢不可當是什么意思
shì bù kě dāng
來勢猛烈,不可抵擋
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可以算屈,難以力競。——《晉書·郗鑒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