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再厲的拼音是:zài jiē zài lì
成語解釋:再:繼續;接:接觸;厲:即“礪”;磨快。原指雄雞相斗時;每次交鋒前先磨磨嘴。現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繼續努力。
成語出處:唐 韓愈《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辨形:再,不能寫作“在”;厲,不能寫作“勵”。
成語辨析: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26頁)。
近義詞:再接再礪 »
反義詞:得過且過 »
成語例子:取得好成績也不能自滿,要再接再厲,不斷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