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稱] 悲天憫人
[成語拼音] bēi tiān mǐn rén
[成語釋義] 悲天:悲嘆時世;憫:哀憐;憫人:憐憫眾人。對混亂的時世感到悲傷;對困苦的人民表示憐憫。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朱人遠墓志銘》:“人遠悲天憫人之懷;豈為一己之不遇乎!”
[成語正音] 憫;不能讀作“wén”。
[成語辨形] 憫;不能寫作“混”。
[成語近義詞] 愁腸百結憂心忡忡
[成語反義詞] 隨遇而安自得其樂
[成語用法] 形容對社會的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有時含諷刺意味。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成語結構] 聯合式。
[成語例句]
(1)魯迅在《肥皂》中;戮穿了道學家那副~的虛偽面孔 。
(2)詩人以~的胸懷譴責了當時的軍閥混戰;申訴了人民的苦難。
[成語英譯] bewail the times and pity th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