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稱] 杯水車薪
[成語拼音] bēi shuǐ chē xīn
[成語釋義] 杯水:一杯水;車薪:一車柴草。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對解決困難作用不大。
[成語出處] 《孟子·告子》:“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成語正音] 水;不能讀作“suǐ”。
[成語辨形] 薪;不能寫作“新”。
[成語近義詞] 杯水救薪無濟于事
[成語反義詞] 力濟九區綽綽有余立竿見影
[成語用法] 表示力量微小;對解決問題起不了作用。常跟“無濟于事”連用。一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成語結構] 復句式。
[成語辨析] ~與“無濟于事”有別:~是比喻性的;多指用以救急的實物;錢財數目太少;“無濟于事”是直陳性的;多指用以解決問題的措施、行動不頂用。
[成語例句] 非洲由于大旱;到處是饑民。聯合國雖多次運糧救濟;但因災民太多;~;無濟于事。
[成語英譯] make a useless attempt
[成語故事]
從前,有個樵夫砍柴回家,天氣炎熱,他推了滿滿的一車柴草來到一家茶館門前。在屋里剛坐下喝了一會茶,就聽見外面有人高喊:“不好了,救火啊!柴車著火了!”樵夫立即起身,端起茶杯就沖了出去。他把茶杯里的水向燃燒的柴車潑去。但絲毫不起作用,火越來越大,最后柴車化為了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