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稱] 暴風驟雨
[成語拼音] bào fēng zhòu yǔ
[成語釋義] 暴:突然而猛烈的;驟:急速。來勢急速而猛烈的大風大雨。有時比喻聲勢浩大;發展迅速的運動。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九回:“有雌雄二鳥;原在一處同飛;忽被暴風驟雨驚散。”
[成語正音] 驟;不能讀作“jù”。
[成語辨形] 驟;不能寫作“聚”。
[成語近義詞] 狂風暴雨急風暴雨
[成語反義詞] 和風細雨東風化雨
[成語用法] 常形容迅疾而猛烈的風雨或群眾運動。常和“急風暴雨”通用。一般作主語、賓語。
[成語結構] 聯合式。
[成語辨析] ~和“狂風暴雨”;都形容大風大雨;都可比喻浩大的聲勢;兇猛的來勢。不同在于:①~偏重在“急”;多用來比喻來勢迅猛;不可阻擋的群眾運動;“狂風暴雨”偏重在“猛”;常用來形容瘋狂的攻擊;殘酷的考驗;激烈的戰斗;險惡的處境等。②在形容大風大雨時;多用~。③“狂風暴雨”可比喻粗暴的方法和態度;~不能。
[成語例句]
(1)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國;其勢如~;迅猛異常。
(2)清朝末年;農民起義如同~;沖擊著搖搖欲墜的清王朝。
[成語英譯] mighty storm
[成語故事]
朱紫國國王在端陽節上,被妖怪搶走了王后,由于驚恐憂思,把粽子凝滯在腹內,因此得了重病。
三年后,唐僧四人取經路過朱紫國。孫悟空為國王懸絲把脈后,說:“陛下因為驚恐憂思而得病,病的名字叫雙鳥失群之癥。”眾人問:“神僧長老,什么是雙鳥失群之癥?”行者說:“有雌雄二鳥,原在一處同飛,忽被暴風驟雨驚散,雌不能見雄,雄不能見雌,雌想雄,雄也想雌:這不是雙鳥失群嗎?”眾人齊聲喝采道:“真是神僧!真是神醫!”
悟空用藥打下了國王腹內的粽子,又制服了妖怪,救回了王后,徹底治好了國王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