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稱] 報仇雪恥
[成語拼音] bào chóu xuě chǐ
[成語釋義] 雪:洗刷;除去。報冤仇;除恥辱;也作“報怨雪恥”。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女吊》:“大概是明末的王思行說的罷:‘會稽乃報仇雪恥之鄉;非藏垢納污之地!’”
[成語正音] 仇;在這里不讀“qiú”
[成語辨形] 仇;右邊是“九”;不能寫作“丸”。
[成語近義詞] 報仇雪恨報怨雪恥復仇雪恥
[成語反義詞] 忍辱負重忍氣吞聲逆來順受
[成語用法] 形容人報冤仇、解怨恨。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成語結構] 聯合式。
[成語辨析] ~和“報仇雪恨”;結構相同;同出一源;意義相近。不同在于“恥”和“恨”。~強調“除恥辱”;“報仇雪恨”則強調“除怨恨”。
[成語例句]
(1)我早就知道有~的那一天;只是沒想到來得這么快!
(2)~的日子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