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稱] 別樹一幟
[成語釋義] bié shù yī zhì
[成語釋義] 別:另外;樹: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幟。比喻開創(chuàng)新路另成一家。
[成語出處] 梁啟超《論支那宗教的改革》:“既受孔禮;退而別樹一幟。”
[成語正音] 一;不能讀作“yì”。
[成語辨形] 幟;不能寫作“只”。
[成語近義詞] 獨樹一幟獨辟蹊徑標新立異
[成語反義詞] 亦步亦趨千篇一律如出一轍
[成語用法] 用于另創(chuàng)局面。一般作謂語、定語。
[成語結構] 動賓式。
[成語辨析] ~和“標新立異”;都有“自成一體;提出的主張與眾不同”的意思。但“標新立異”側重于顯示特點;~偏重在創(chuàng)造獨特風格或另外開創(chuàng)局面;多用作褒義。
[成語例句] 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構思奇特;色彩濃郁;充滿豐富的想象力;在唐詩中~。
[成語英譯] have a style of one’s 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