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壯闊
bō lán zhuàng kuò
[成語釋義] 瀾:大波浪;壯闊:又雄壯又寬廣。指水的波濤浩渺廣闊。比喻聲勢雄壯有力;規模宏大。
[成語出處] 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旅客貧辛;波瀾壯闊。”
[成語正音] 瀾;不能讀作“làn”。
[辨形] 壯;不能寫作“狀”。
[成語反義詞] 一潭死水
[成語用法] 含褒義。多用于文章、運動等。一般作謂語、定語。
[成語結構] 主謂式。
[成語辨析] ~和“洶涌澎湃”;都可形容水勢浩淼或比喻聲勢浩大。不同在于:在形容水勢浩淼時;~為“雄壯寬闊”;“洶涌澎湃”為“(波濤)撞擊轟響”。在比喻聲勢浩大時;~偏重于“雄壯”。強調“規模宏大”;“洶涌澎湃”偏重于“迅猛”;強調“勢不可當”?!嘤糜谧髌芳皠撟?;形容其氣勢;“洶涌澎湃”多用于形容感情激蕩。
[例句]
(1)萬里長江~;滾滾東流。
(2)我國自己設計、自己制造的萬噸巨輪在~的大海中航行。
[英譯] surge high and sweep for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