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遺余力是什么意思
不遺余力
bù yí yú lì
[成語釋義] 遺: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
[成語出處] 《戰國策·趙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遺余力矣。”
[成語正音] 不;不能讀作“bú”
[辨形] 余;不能寫作“佘”。
[成語近義詞] 全力以赴、傾巢而出
[成語反義詞] 三心二意、留有余地
[成語用法] 用于人舍得花力氣;毫不保留。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成語結構] 動賓式。
[成語辨析] 見“盡心竭力”(523頁)。
[成語例句] 王師傅帶徒弟~;全部本事和經驗都傳給了徒弟。
[英譯] do one’s level best
[成語故事]
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將白起,在趙國的長平一舉擊敗了由趙括率領的四十萬趙軍。秦王乘機要挾趙王,要趙國割讓六座城池給秦國,作為講和的條件。
趙王連忙召來大將樓昌和上卿虞卿商量對策,說:“長平一戰,我們吃了敗仗,我想帶領全部人馬與秦軍決一死戰,你們看怎樣?”
“這樣做沒用,還是派親信使臣去講和為好。”樓昌說。
虞卿不同意樓昌的主張,問趙王說:“大王,這次秦國究竟是想消滅我們趙國軍隊呢,還是打一打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