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省人事是什么意思
不省人事
bù xǐng rén shì
[成語釋義] 省:知覺。指昏迷過去;失去知覺;陷入昏迷狀態(tài)。有時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成語出處]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無名氏〈張協(xié)狀元·勝花氣死〉》:“緊閉牙關(guān);都不省人事。”
[成語正音] 省;不能讀作“shěnɡ”。
[辨形] 省;不能寫作“醒”。
[成語近義詞] 麻木不仁、不近人情
[成語反義詞] 耳聰目明、通情達(dá)理
[成語用法] 現(xiàn)形容喪失知覺;沒有意識。一般作謂語、定語、補(bǔ)語。
[成語結(jié)構(gòu)] 動賓式。
[成語辨析] ~和“蒙昧無知”;都有“不懂事”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多指人幼稚無知;不懂人情世事;“蒙昧無知”多指人沒有文化;糊涂不懂事理。②~含有“失去知覺”之意;“蒙昧無知”沒有。
[例句]
(1)他病得~了。
(2)他被卡車撞昏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