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識大體是什么意思
不識大體
bú shí dà tǐ
[成語釋義] 識:懂得;大體:重要的道理;關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認清大局;不懂得做事、處理問題從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
[成語出處] 晉·袁宏《后漢紀》:“臣愚淺;不識大體。”
[成語正音] 識;不能讀作“shī”。
[辨形] 識;不能寫作“拾”。
[成語近義詞] 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成語反義詞] 目光如炬、高瞻遠矚、卓有遠見
[成語用法] 指不明白關系到大局或整體利益的道理。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成語結構] 動賓式。
[成語例句] 為了組里這點小事;你就到處張揚;弄得全廠都知道;也未免太~了。
[英譯] not to understand the highest principles of propr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