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差強人意是什么意思
差強人意
chā qiáng rén yì
[成語釋義] 差:稍微地;強:振奮。原指還算能振奮人的意志。現形容某人某事還不錯;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二回:“算來還是張翰風的《古詩錄》差強人意。”
[成語正音] 差;不能讀作“chà”或“chāi”;強;不能讀作“qiǎnɡ”。
[辨形] 意;不能寫作“義”。
[成語近義詞] 心滿意足、稱心如意
[成語反義詞] 大失所望
[成語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謂語。
[成語結構] 動賓式。
[成語例句] 這篇作文雖然不夠成熟;但在結構安排上尚能~。
[英譯] barely satisfactory
[成語故事]
吳漢是劉秀的一個部下,平常不太喜歡說話,個性也是直來直往。剛開始,劉秀沒有很注意他,后來聽到一些將軍常常稱贊吳漢,才開始注意吳漢,還拜他做大將軍。從此以后,吳漢幫劉秀打了許多次勝仗,立下不少功勞。
吳漢不但勇敢,對劉秀也十分忠心。每次出外做戰,總是緊緊跟著劉秀,而且只要劉秀沒睡,他也就恭敬的站在一旁,不肯先睡。偶爾輸了,每個人都提不起勁來,吳漢總是鼓勵大家不要悲觀,應該振作起來,準備繼續作戰。
有一次,劉秀輸了,心情不是很好,其他將軍也失去斗志。可是吳漢卻和士兵們一起整理武器,審閱兵馬。劉秀知道這些事后,再看看眼前這些垂頭喪氣的將軍們,很感嘆地說:“總算還有吳將軍叫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