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乘人之危是什么意思
乘人之危
chéng rén zhī wēi
[成語釋義] 乘:趁;危:危險;災難。趁別人有困難時;去要挾、侵害對方。
[成語出處] 《后漢書·蓋勛傳》:“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成語正音] 乘;不能讀作“chènɡ”。
[辨形] 乘;不能寫作“成”或“趁”。
[成語近義詞] 落井下石、乘虛而入
[成語反義詞] 雪中送炭、濟困扶危
[成語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成語結構] 動賓式。
[成語辨析] ~和“落井下石”;都有“趁別人危難時加以傷害”的意思 。但~語義范圍廣;泛指趁人遭到危難時用要挾、引誘等手段去侵害別人;從而達到個人目的;而“落井下石”指乘別人碰到危險時加以打擊、陷害;置于死地。
[成語例句] 19世紀末;西方列強~;脅迫清王朝簽訂了不少不平等條約。
[英譯] capitalize on sb。’s disasters
[成語故事]
東漢時,蓋勛因為人正直,很有才干,被舉為孝廉,當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屬官——長史。蓋勛所在的郡屬涼州刺史梁鵠(hu)管轄,而梁鵠又是蓋勛的朋友。
當時,受涼州刺史管轄的武威太守橫行霸道,干盡了壞事,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又敢怒不敢言。但是,梁鵠的屬官蘇正和卻不畏強霸,敢于碰硬,依法查辦武威太守的罪行。
不料,梁鴿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會涉及到高層權貴,連罪自己,焦慮不安。他甚至想殺了蘇正和滅口,但又吃不準這樣做是否妥當,于是打算去找好友蓋勛商量究竟該怎么辦。
也正巧,蓋勛與蘇正和是一對冤家。有人向他透露刺史將要和他商量如何處置蘇正和,并且建議他乘此機會,勸刺史殺了蘇正和,來個公報私仇。蓋勛聽了斷然拒絕說:“為個人的私事殺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現;趁別人危難的時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為。”
之后,梁鵠果然來與他商議處置蘇正和的事。蓋勛打比方規勸梁鵠說:“喂養鷹鳶(yuan),要使它兇猛,這樣才能為您捕獲獵物。如今它已經很兇猛了,您卻想把它殺掉。既然如此養它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