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跡罕至,成語讀音為:rén jìhǎn zhì。意思是人的足跡很少到達。指荒涼偏辟的地方很少有人來過。
跡:足跡。
罕:少。
成語出自漢荀悅《漢紀·孝武紀二》:“而夷狄殊俗之國,遼絕異黨之地,舟車不通,人跡罕至。”
人跡罕至是主謂式,一般用作賓語、定語,含貶義。指荒涼的地方。
成語的近義詞有:荒山野嶺窮鄉僻壤荒郊野外人煙稀少
反義詞有:人來人往人山人海
成語造句:
1、神農架是一片人跡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
2、歷史上曾人來人往的絲綢古跡,如今已變成人跡罕至的沙漠。
3、深山里人跡罕至,顯得特別幽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