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宿遷的美食有哪些?有關(guān)宿遷的美食推薦。以下資料由私寵百科(4cbk.com)小編為您整理提供,希望大家喜歡。
江蘇宿遷的美食有:馬廠饃頭、木魚渡僧、臘八豆炒五花肉、高墟大米、梅蘭春酒、鮮菇魚片、干燒對蝦、悅來黃花菜、葉家燒餅、駱馬湖銀魚、軟炒歸仁綠豆餅、泗洪清水龍蝦。
1、馬廠饃頭。在沭陽馬廠鎮(zhèn)老街東頭,有一家坐北朝南的季姓饃頭作坊,別看是尋常百姓,其貌不揚,可他們繼承祖?zhèn)鞴に嚕龀龅男○x頭卻是獨具特色,名聞遐邇。
2、木魚渡僧。主料:茄子,面粉,小蘇打,冬筍,黃花菜,臺蘑,胡蘿卜鹽,姜,花椒鹽,香油,食用油,淀粉 制作: 1. 將茄子洗凈切成“雙飛”片(一刀不切斷,一刀切斷); 2. 將胡蘿卜、冬筍、黃花菜、臺蘑、姜洗凈切成末,放入器皿中加入鹽、香油拌勻成餡,再將餡放入茄子夾內(nèi)待用; 3. 用面粉、淀粉……
3、臘八豆炒五花肉。主料:五花肉200克,香辣臘八豆100克; 配料:蒜苗一根,青尖椒一個,生姜、蠔油、料酒、雞粉、生抽各適量;做法:1.五花肉洗凈切成薄片;青尖椒洗凈切圈,蒜苗洗凈斜切成片,生姜切絲; 2.熱鍋放油,下入五花肉,大火翻炒至五花肉變色出油,下入兩小勺料酒,炒勻 3.下入青尖椒、……
3、高墟大米。該鄉(xiāng)粳稻面積5萬畝,年產(chǎn)粳稻6500萬斤可加工精制米5000萬斤,可年銷售優(yōu)質(zhì)精制龍珠系列米2000萬公斤,米粒肥大飽滿,晶瑩剔透,圓潤如珠,香滑爽口,暢銷不衰,全鄉(xiāng)現(xiàn)有精制米廠2個,中小型大米加工廠25個。1996年曾被淮陰市政府評定為市級優(yōu)質(zhì)米基地鄉(xiāng)。萬畝“富士”蘋果榮獲省優(yōu)。全鄉(xiāng)擁有……
4、梅蘭春酒。選用優(yōu)質(zhì)高梁、小麥為主要原料,采取高溫制曲、高溫蒸餾工藝,經(jīng)過長期貯存,精心勾兌而成。色澤微黃,清徹透明,香氣幽雅,酒體醇厚。先后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歷屆江蘇省食品博覽會金獎;遠銷香港、臺灣、東南亞、中亞及歐美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1992年,朝鮮金日成主席訪問揚州時,梅蘭春酒被選作……[詳細]
5、鮮菇魚片。主料:鮮菇500克,生魚肉350克,雞蛋清1個,精鹽,淀粉,生抽,姜末各3茶匙,蔥5段,味精1.5茶匙,胡椒粉,香油各1茶匙,花生油2湯匙,料酒2茶匙,清湯5湯匙。制作:(1)鮮菇切片焯水。魚肉切連刀片。姜切末。 (2)鍋放底油,下蔥、姜熗鍋,放鮮菇、精鹽、生抽、味精,煸透出……
6、干燒對蝦。美食主料; 對蝦6個(0.5市斤) 美食調(diào)料: 精制油、美極醬油、番茄沙司、葡萄酒、鹽、糖、蔥、姜、大蒜 美食廚具:平底不沾鍋 美食做法: 1.洗凈對蝦,翦去須、腳,瀝水; 2.蒜、姜、蔥切成末待用;3.上鍋,雙排小火,油少許,至5……
7、悅來黃花菜。悅來黃花菜是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悅來鎮(zhèn)的特產(chǎn)。悅來鎮(zhèn)種植金針菜(又稱黃花菜)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現(xiàn)有金針菜8500畝,產(chǎn)量20萬斤左右。 悅來鎮(zhèn)名字由來。太平天國時期,大地主葉小香帶領(lǐng)族人和佃戶長工遷至淮安府沭陽縣的一片崗?fù)恋厣希锥印H?ldquo;近者悅,遠者來”之意,將該地命名為“悅來圩”……
8、葉家燒餅。宿遷葉家燒餅是江蘇省宿遷市的特產(chǎn)。乾隆貢酥是葉家燒餅的別稱,乾隆貢酥有四絕:香、脆、酥、透。地方官府每年把葉家燒餅作為貢品送往京都獻給皇上,所以“乾隆貢酥”就因而得名。現(xiàn)在,葉家的酥燒手藝已傳到第九代。外地的游客到皂河總要品嘗一下乾隆貢酥的味道。 宿遷葉家燒餅早在唐代就很有名氣。到了清代…
9、駱馬湖銀魚。駱馬湖銀魚,年產(chǎn)量在300噸以上,暢銷全國,遠銷日本、韓國等地,是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專供食品。駱馬湖銀魚色白無鱗,嫩爽透明,蛋白質(zhì)含量高于86%,脂肪含量低于7%,人體所需氨基酸含量高于48.5%,是老少皆宜的理想水產(chǎn)品。康熙年間被列為“貢品”( 宿遷)……
10、軟炒歸仁綠豆餅。主料:歸仁綠豆餅 配料:蔥、蒜、鹽、味精 做法:蔥蒜、綠豆餅放入油鍋中翻炒熟,加入少許鹽、味精起鍋即可。 功效及營養(yǎng)價值:綠豆蛋白質(zhì)的含量幾乎是米的3倍,多種維生素、鈣、磷、鐵等無機鹽都比米要多。因此,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價值,還具有非常好的藥用價值,綠豆性味甘涼,有清熱解毒之功。經(jīng)……
11、泗洪清水龍蝦。泗洪清水龍蝦是江蘇宿遷泗洪的特產(chǎn),泗洪人對清水龍蝦的烹制頗有研究,一般的做法是:選用的小龍蝦規(guī)格在8公分左右,產(chǎn)自洪澤湖無污染淺灘區(qū)水草地,色澤鮮艷、通身潔凈、沒有土腥味,鮮活體健、爬行有力。放入清水中續(xù)養(yǎng)24-36小時,以排凈其體內(nèi)污物。在烹制時,用大火把鍋燒熱后,放入食用油,再燒至翻滾……
12、“乾隆老湯““黃狗“豬頭肉。清初,宿豫縣城名廚黃德烹制豬頭肉很有名氣。傳乾隆皇帝巡視江南途經(jīng)宿豫,地方官吏命黃德烹制,受到乾隆皇帝贊譽,從此名聲大振。自乾隆皇帝品嘗后,黃德將其吃剩的肉湯倒入新烹制的豬頭肉湯中,如此每天將肉湯留下一碗摻進新湯,世代相襲。又因黃德乳名小狗。故稱“乾隆老湯“或“黃狗“豬頭肉。此菜特點: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