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寵百科網(4cbk.com)最新了解到,2月21日,河南周口,淮陽太昊陵廟會盛大開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其中被41萬拍下33天使用權的61號網紅攤位前,吸引了各路網紅聚集直播。據悉,61號網紅攤位面積僅有11個平方,賣的是淮陽特產布老虎和壓縮饃。據攤主馬女士表示:“現在這個(客流量大)情況下,15天回本是沒有問題的。“
這篇報道給我們的詞條是:網紅攤位、旅游景點、旅游旺季、地方特產、客流量大。
相關閱讀:
原標題:旅游業新春強勢回暖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駱曉昀
2月3日,上海豫園人潮涌動(劉穎/攝)
1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網發布《2023年春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場情況》。
經文旅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
繼春節旅游市場迎來開門紅后,以學生游、親子游為主要消費熱點的節后錯峰游呈現一派繁忙景象。據相關旅游平臺數據顯示,1月28日以來,本地和周邊游保持較高人氣,尤以親子游熱度最高。長線游方面,一些熱門目的地的機票、住宿等的價格下降,吸引了錯峰游客流,三亞、廈門、昆明、哈爾濱等熱門目的地在節后依然保持較高熱度。
與此同時,春節后一周,出境團隊游和“機票+酒店”打包產品的預訂量,環比假期一周增長超3倍,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計劃春季出境游行程。
持續回暖
截至1月29日21時,21個省區市公布春節假期文旅數據。其中,四川接待游客人數居首位,達到538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42億元。
據悉,四川省開展文化旅游活動2000余場(次),144家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實施景區門票減免等優惠政策。此外,四川全省聯動開展“安逸四川新體驗”活動,線上線下發放搶購券、消費券、抵扣券等“財政+市場”組合大禮包,累計7400余萬元。
云南、江蘇春節假期游客接待量均超過4000萬人次,分別為4515萬人次、4135萬人次;山東、河南、湖北緊隨其后,游客接待數近3000萬人次;浙江、福建接待近2000萬人次;湖南、吉林、黑龍江、遼寧、甘肅、上海六省市接待超過千萬人次。
對比旅游總收入,云南春節7天狂攬384億元,在21個省區市中名列第一。據云南省文旅廳介紹,全省16個州市接待游客量均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文旅融合新產品新業態成為節日亮點,深受游客青睞。
春節7天上海市接待游客100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6億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重大活動辦公室處長徐軍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春節期間,上海迪士尼、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上海野生動物園、上海科技館等很多景點,以及浦江游和上海‘一江一河’游等城市景點可謂火爆。”
實際上,早在2023年元旦假期,主題公園類旅游目的地就已經開始發力。驢媽媽、同程旅行、馬蜂窩等平臺報告均顯示,當時,長三角地區的上海迪士尼樂園、京津冀地區的北京環球影城主題樂園,珠三角地區的廣東長隆度假區等主題樂園訂單量火爆,新年限定表演和煙花吸引力十足。
主題樂園適合全家一起游玩。“經歷三年疫情,中國人更加注重親情,全家總動員式出游是今年元旦、春節的主流。”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教授崔莉說。
2023年春節是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第一個公眾假期,探親訪友、旅游過年、民俗體驗、避寒和冰雪等出游需求集中釋放。“出游規模、消費結構、服務質量和市場主體獲得感等指標如和煦的陽光灑滿大地,奠定了全年旅游經濟‘高開穩增,持續回暖’的市場基礎,‘開門紅’成為各地總結報告的關鍵詞。”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文旅部數據中心主任戴斌在署名文章《春節旅游市場高開 全年旅游經濟穩增》中寫道,“萬物重生的春天到來了。”
1月27日,游客在四川省西昌市建昌古城游覽
出境游重啟
2020年夏,剛滿40歲的姚莉在上海城市副中心的邊緣開了一家小面館,沒有幫工,從采購、后廚到收銀都是自家人打理。“我原來是做境外高端旅游團隊定制策劃工作的,新冠疫情暴發后,轉行轉型、維持收入肯定是首要問題。”姚莉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寒冬有盡,春日可期。
2023年春節前夕,文旅部辦公廳發出通知,泰國、印尼、菲律賓、匈牙利、肯尼亞等20個國家成為首批恢復出境旅游業務的海外目的地國家。盡管旅行社和在線旅行商還需要一定時間的作業準備期,但是中外航空、移民、領事、簽證和旅游部門的積極互動,還是讓部分國家和地區享受了第一波紅利。
春節期間,以澳門特別行政區為例,當地平均每天5萬名入境游客,近六成來自內地;香港特別行政區派出高級別的旅游業界代表團訪澳,釋放了歡迎內地游客訪港的積極信號;泰國、印尼、菲律賓政府高官在機場迎接中國游客,以及中國游客的樂享休閑、購物和美食的消息呈刷屏之勢。
2月6日起,我國試點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20個國家出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同時恢復港澳出入境團隊游。當天,不少中國游客興高采烈踏上出境游的旅程,暫停了三年的出境團隊旅游正式重啟。
“新的一年里,會有更多游客走出國門,在這顆藍色星球的每一塊土地上自由行走,也會有更多的入境游客來體驗美好中國。從今天開始,我們談及節假日、季度和全年旅游市場,將不再僅限于國內了,而是像正常年份那樣包括國內、入境和出境三大市場。”戴斌說。
試點恢復中國公民出境團隊旅游業務開啟后,各大旅游公司出境團隊旅游線路快速上架和收客成團,不僅讓出境旅游需求得到釋放,給經營出境游的中國旅游企業帶來生機和活力,也給全球旅游業復蘇注入強大動力。
姚莉的小面館在2022年底悄然閉店。營業最后一天,很多老顧客來店消費,表達不舍,而她卻笑著說:“有緣肯定能再見,或在天南或在海北。我要回到更擅長的領域中去了。”
行業信心超預期
中國旅游研究院專項調查顯示,2023年春節假期,18.2%的旅游企業營收恢復到2019年同期八成以上,恢復到六到八成的企業占比49.1%,恢復到四到六成的有28.3%,僅有4.4%的企業恢復不足四成。面對快速復蘇的春節假日旅游市場,21.2%的旅游企業表示“接待能力跟不上需求”。
“旅游市場主體獲得感在春節期間明顯回升,并上調全年預期和投資信心。”戴斌說。
對于文旅行業的復蘇,國盛證券社服&零售團隊首席分析師杜玥瑩用“略超預期”做出評價。“社服&零售領域會跟蹤景區、餐飲、酒店、免稅、連鎖等與文旅業及商貿業相關的上市公司。此外,航空與機場類上市公司也與文旅復蘇息息相關,其屬于交通板塊。”杜玥瑩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春節期間,部分地區和業態的復蘇超出預期,知名旅游景區客流量大增,很多景區客流量超過了2019年同期,民宿接待量也較2019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部分業態單兵突進式的復蘇快節奏對于提振行業士氣具有很大積極意義。”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分析。
2023年春節期間,全國有10739家A級旅游景區正常開放,占總數的73.5%。部分熱門景區已恢復至2019年水平:峨眉山景區在春節假期接待游客超27萬人次,約為2019年同期的137%;同期,黃山景區共接待14萬人次,為2019年的112%。
據國家稅務總局統計,春節期間旅游飯店、經濟型連鎖酒店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6.4%、30.6%,分別恢復至2019年春節假期的73.4%、79.9%。
業內龍頭企業錦江酒店于1月28日披露了經營數據:春節期間國內酒店入住率、RevPAR(客房總收入/客房總數量)指標創三年以來新高,呈現量價齊升復蘇態勢。
“我們預期錦江酒店境內RevPAR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具體來看,目前旅游業出行結構改善可見、酒店復蘇領先;以餐飲業為代表的本地消費亦有恢復,低線城市恢復更好;航空業已恢復九成;海南離島免稅釋放消費活力,表現亮眼。”杜玥瑩說。
據海南省旅文廳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假期,海南接待游客總數639萬人次,同比增長18.2%,恢復至2019年同期109.8%;實現旅游總收入93億元,恢復至2019年同期64.7%。其中,三亞接待游客16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9億元。春節期間,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15.6億元,購物人數為15.7萬人次,與2021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51.5%和64.9%,人均消費近萬元。
光大證券分析指出,從上市公司景區數據看,各景區恢復明顯,部分景區游客數已經超過2019年水平。未來疫情對于旅游市場影響趨弱,整體復蘇趨勢向好確定性較強,看好整體業績修復機會。
戴斌表示,春節假期以來我國多地文旅市場展現的良好發展勢頭,給今年旅游經濟發展帶來信心。當前,旅游業已經全面轉入出游意愿、消費預期和產業信心全面增長的新階段。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