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1 日消息,據 BBC 報道,為了減少看屏幕時間、避免沉迷于社交媒體,歐美近來開始流行使用“笨手機(dumbphone)”。
據了解,許多智能手機的設置中都隱藏著一個功能,可以查看用戶每天平均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看到這個數字時,人們可能會感到不安,意識到原本應該帶來便利的科技產品已經變成了讓人難以割舍的依賴。
來自加拿大的 16 歲少年盧克?馬丁 (Luke Martin) 對 BBC 表示:“社交媒體迎合了人們的‘害怕錯過’ (FOMO) 心理,讓我覺得根本無法離開它。一用上 Instagram,我就陷入了無盡的刷屏循環。”
盧克并非個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使用社交網絡會刺激大腦中與成癮物質相同的區域。這項研究引發了人們對青少年手機使用習慣的擔憂。英國通信管理局 (Ofcom) 的研究估計,英國約有四分之一的 5-7 歲兒童擁有自己的智能手機。一些研究表明,社交媒體的使用會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在兒童群體中。
一部分倡導者呼吁限制兒童使用智能手機的年齡,還有一些人像盧克一樣,選擇用功能更加簡單的“功能手機”取代智能手機。盧克的新手機只能打電話、發短信、使用地圖以及一些其他有限的功能。“我朋友們每天用手機好幾個小時,我以前也是這樣,”他說道,“現在我每天只用 20 分鐘左右,這太棒了,因為我只用它來完成必要的事情。”
為了能更好地陪伴家人,家長們也開始選擇功能手機。麗茲?布勞頓 (Lizzy Broughton) 有一個五歲的兒子,她最近購買了一款老式的諾基亞翻蓋手機。“這幫助我養成了更好的手機使用習慣,也讓我能有更多高質量的時間陪伴兒子,”她解釋道,“等他需要自己的手機時,我也會給他選擇一款功能簡單的機型。一開始就給他智能手機,感覺不太好,就像把整個世界交給他,讓他自己去摸索。”
北美地區的功能手機銷量正在上升。位于洛杉磯的 Dumbwireless 商店專門為顧客提供低科技設備。“很多家長來這里給孩子買第一部手機,他們不希望孩子們沉迷網絡,”該店店主威爾?斯塔爾茨 (Will Stults) 表示。
然而,放棄智能手機并非易事。斯塔爾茨先生表示,一些學校要求學生安裝特定的應用程序。布勞頓女士則提到,當孩子們看到朋友們使用昂貴的智能手機時,很難控制住他們想要擁有的念頭。“這需要家長們攜手合作,共同商討更好的方式,”她說。
一種名為“unpluq”的設備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用戶只需將它輕觸手機,就可以無線屏蔽某些應用程序,例如社交媒體。“家長可以通過這個標簽控制孩子的智能手機,并監控他們的使用情況,”斯塔爾茨先生說。
現在還有一些手機專門針對不想陷入無意義刷屏的人群設計。克里斯?卡斯帕 (Chris Kaspar) 創立了 Techless 公司,旨在開發一款“刻意無趣” 但外觀時尚的手機,該系列最新款產品名為 “Wisephone II”。
“它沒有圖標,只有文字,只有兩種顏色和兩種字體,”卡斯帕形容它“非常平和、寧靜”。這款手機提供一些有限的第三方工具,例如打車應用 Uber,但沒有社交媒體。“我們正在思考一個問題:什么對我們才是真正有益的?”卡斯帕爾先生說。
他最初是為十幾歲的養女們設計這款手機的,目前有 25% 的銷售對象是兒童,但他們將它定位為成人產品。“如果一款手機被貼上‘兒童設備’的標簽,人們可能會覺得羞于使用。因此我們設計了一款非常成人化、精致時尚的蘋果風格設備,”他說道。他還提到,由于應用和社交媒體廣告帶來的巨額收入,大型科技公司并沒有動力鼓勵人們養成不同的習慣。
與此同時,加拿大的少年盧克表示,他將繼續使用他的新手機,盡管這會讓他的朋友們覺得奇怪。“他們覺得這很奇怪,但現在這對我來說并不重要,因為它真的幫了我很多,”他說道,“這絕對讓我變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