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尼泊爾旅游發了條朋友圈話費1萬6#】私寵百克網訊:近日,一則名為“老人尼泊爾旅游發了條朋友圈話費1萬6”的新聞消息沖上熱搜,具體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起來了解。
一位68歲的上海老人在去年底前往尼泊爾旅游時,因為發了一條朋友圈,結果收到了高達1萬6千元的話費賬單。
這位老人在尼泊爾使用手機上網功能,而國內手機在尼泊爾的電信流量費用高達一分錢每KB,因此1GB流量的費用需要上萬元。
盡管老人的兒子王先生多次與電信公司協商,但雙方始終未能達成一致,而這張未繳納的賬單還在每天產生高額滯納金。事件引起了公眾對于國際漫游費用的關注和熱議。
漫游費用是怎么計算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國際漫游費用通常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
數據使用量:這是計算漫游費用的主要因素之一。用戶在國外使用的數據量(以KB或MB為單位)會按照運營商設定的費率進行計費。
通話時長:國際漫游通話費用通常是按分鐘計費,費率遠高于國內通話。
短信數量:發送國際短信的費用通常也比國內短信要高。
具體到計算方式,以下是幾個關鍵點:
費率: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的運營商,其漫游費率差異很大。例如,一些地區或運營商可能提供較為優惠的漫游套餐,而其他地區則費用高昂。
流量計費方式:有的運營商按實際使用量計費,有的則提供日租套餐,在一定數據量內不限量使用。
附加費用:除了基本的數據、通話和短信費用外,還可能存在其他附加費用,如連接費、服務費等。
在這個案例中,老人在尼泊爾使用手機上網,由于尼泊爾的電信流量費用非常高,達到了每KB一分錢,因此即使只使用了少量的數據,也產生了高額的費用。
為了避免高額漫游費用,用戶在出國前應詳細了解所在運營商的國際漫游政策,必要時購買當地的SIM卡或使用Wi-Fi網絡。同時,也要注意關閉手機的數據漫游功能,以避免不必要的費用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