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一老人下葬后“死而復生”?院方:情況屬實,節后再協商
2022年12月31日,陳女士向南國早報反映,家中老人于2022年12月27日送入南寧市北際醫院治療,后被院方告知老人因搶救無效去世。三天后,辦理完喪事的家屬接到院方通知:弄錯了死亡對象,老人還活著并且就在醫院中。宣告死亡又“死而復生”?醫院怎么會鬧這樣的烏龍?一家人還沒從悲痛中緩過來,又陷入了混亂之中。
2022年12月31日,老人躺在病床上,身體虛弱。南國早報客戶端見習記者李慧子 攝
人還活著卻“被死亡”?
老人家屬表示仍處于恍惚之中
老人的小兒子劉先生告訴南國早報記者,他的母親今年87歲高齡,此前住在養老院。2022年12月27日下午6時左右,養老院通知家屬,老人因身體不適,需把她送往北際醫院治療。“當時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老人是小病小痛,家屬不用去醫院。”
由于當時一家人還在辦理家中另一位老人的喪事,因此未前往醫院陪同。“沒想到才過了幾個小時,28日凌晨,醫院突然通知我們老人病危,過了10分鐘后,又突然打電話告訴我們老人因搶救無效去世了。”家屬向記者回憶起當天的情形。到醫院后,家屬看見逝者戴的手環上清楚寫著自己家老人的身份信息。
隨后,院方讓老人家屬在不需要解剖的證明上簽了字,并出具《居民死亡殯葬證》。家屬在核對了身份信息并掀開布簾確認遺體后,立刻把逝者帶回家,并準備喪事。
《居民死亡殯葬證》。受訪者供圖
2022年12月30日下午3時左右,老人家屬接到了醫院打來的電話:“錯了!你們帶回去的不是你老媽,你老媽還在醫院里。”但家屬已經依據當地習俗將老人的尸體進行了埋葬。
“醫院說弄錯了以后,我們馬上趕往醫院了解情況。經過確認,老人真的還躺在醫院。”老人家屬表示目前感到恍惚。
哪個環節出了錯?
院方未給出明確答復
根據老人家屬提供的照片,2022年12月30日晚9時,老人的手環和床位牌上寫的仍是逝者的身份信息。12月31日下午,記者前往北際醫院了解情況。在醫院病房里,記者看到老人躺在病床上,手腕上的手環和床位牌已經更換為正確的信息。
2022年12月30日,老人的手環、床位牌信息仍是逝者的。老人家屬供圖
2022年12月31日,老人的手環、床位牌上的信息已更正。南國早報客戶端見習記者李慧子 攝
據了解,老人與逝者于2022年12月27日同一天入院。前者87歲,后者73歲,相差14歲。老人家屬表示:“3天后院方才發現出了問題,這樣的失誤太大了。”
家屬表示,事情已經發生,理解醫院解決此事需要時間、流程,但他們認為醫院沒有拿出真誠的態度解決問題,“到底是在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醫院應該對我們家屬有個交代”。
北際醫院院辦主任史紅冰承認,弄錯老人與逝者的信息的確是醫院大意了。但是具體從哪個環節開始出錯,為什么會弄錯二者的信息,她未給出明確答復。
到底是誰的責任?
雙方各有說法
2022年12月31日晚6時許,史紅冰與老人家屬進行了當面溝通。
史紅冰表示:“27日那天養老院把老人送來,家屬沒有來辦理入院手續。把兩個人的信息弄錯了,也通知錯了,確實是醫院疏忽。但是兩者相差14歲,那么多家屬,怎么都沒認出來呢?我覺得不可思議。”
老人家屬表示,因為當地風俗講究入土為安,去世后要盡快安葬。他們28日凌晨趕到醫院時,病房很昏暗,看到病床上的逝者發型與長相都與自家老人很像,沒有多想,核對了老人手環的信息和醫院給的死亡殯葬證的信息,就把逝者帶走了。
“入院的時候,醫院應該核對老人的身份證,確認姓名、年齡等信息,當時醫院就登記錯了,其過錯責任毋庸置疑,可至今醫院連一句道歉都沒有,還反而來責怪我們。”老人家屬說。
問題將如何解決?
三方協商擇日再議
由于事發突然,并且處于元旦假期當中,老人家屬本想盡快處理此事,但暫未聯系到衛健委等相關部門。史紅冰表示,節假日期間,醫院的其他相關負責人不在,希望節后溝通此事。
史紅冰向老人家屬建議:“你們可以把要求整理成文字,醫院再根據訴求做出回復。在醫院能承受的范圍內可以協商解決。如果協商解決不了,就走法律程序。該怎么賠償,我們聽從法院判決。” 老人家屬表示將盡快整理訴求成文與院方進行協商。
隨后,史紅冰撥通了真正逝者家屬的電話,對方表示:“過了元旦以后再談,現在急急忙忙的也處理不了。”結束通話后,史紅冰將逝者家屬的聯系方式給了老人家屬,院方與雙方家屬均表示節后擇日再議。
1月2日,陳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已聯系律師進行處理。此事將如何解決?南國早報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