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顧
因在2023年5月梁靜茹上海演唱會上“看柱子”,9名消費者起訴演唱會主辦方,請求判令被告退還全部購票費用,并支付懲罰性賠償金。11月15日下午,此案在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梅隴人民法庭開庭審理。
看歌手成了看柱子?
觀眾起訴主辦方
2023年5月,百余名觀看了梁靜茹上海演唱會的觀眾反映,他們花費數百至上千元買票,到場后才發現舞臺四個角各有一根柱子遮擋視線,演唱會全程他們都難以看到歌手本人。主辦方上海魔方泛文化演藝有限公司回應稱,該公司僅負責梁靜茹上海演唱會的落地事宜,舞臺不由該公司搭建。售票階段,他們不知道舞臺設計會有四根柱子。
涉案場次演唱會在網絡售票時發布的座位圖示
事后,有部分觀眾將主辦方起訴。11月15日下午,此案在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梅隴人民法庭開庭審理。
據了解,庭審現場的9名原告表示,他們因這兩場演唱會維權而聚在一起,起初維權群里有七八百人,后來有部分人與主辦方協商后不再維權,目前群內還有340人左右。9人中大多數買到的票價是1299元,群內維權者中也有人買到最高檔的1599元門票。
據悉,原告觀眾一方的請求包括主辦方返還演唱會門票原價、主辦方支付門票原價3倍的懲罰性賠償金等。“被告(主辦方)未提前告知其銷售的座位位置存在視線被遮擋的嚴重瑕疵,對消費者存在欺詐行為,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主辦方:不存在任何欺詐行為
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方表示,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對于返還演唱會門票款項,被告代理律師提出了共5點不同意理由:
原告證據并不能證明他的視線被遮擋嚴重到影響他觀賞演出,以至于達到合同目的無法實現,需要退還全部票款的地步;
演唱會的觀賞體驗不能完全由視線所決定,現場的演出是由音效、燈光、節目、表演內容以及道具布置等多項因素結合的一個整體,因此演出服務合同不是將觀眾可以全程無死角看到表演者作為評判主辦方是否違約的標準;
被告在本場演出的宣傳資料當中,從來沒有明確過舞臺是沒有柱子的,或者觀眾的任何視角都不會受到遮擋;
被告表示,在兩天的演唱會中有其他觀眾在現場對觀看區域及體驗提出異議,工作人員當場進行了調換座位或退票的處理,本次起訴的原告既沒有在現場提出異議,也沒有中途退場,而是選擇完整觀看了演出,享受完了所有的演出服務,案涉合同已經履行完畢;
在演唱會結束后,被告還在相關機構的組織調解下,向包括原告在內的多位觀眾提出過解決方案,即補償200元購物卡作為“心意金”,但原告并未接受這一方案。
針對原告方提出的“三倍賠償”,被告方不同意的理由是:被告不存在任何欺詐行為,不應承擔“退一賠三”的責任。
對此,原告代理律師張玉霞在法庭上回應,在演唱會開始之前,原告方無從知曉演唱會現場是有柱子、有遮擋的,而被告在布置時應當知曉卻未進行告知,這對于原告是侵權。“在事后維權的過程中,被告給出的方案是‘無論購買的票價是多少,一律給予200元的心意金’,原告不同意這樣的協商方案是非常正當的,因為被告提出的調解方案極端強勢和不合情理。這場演唱會之所以能夠完整完成,是因為原告當時為了不引發更大的矛盾而做出妥協,并不意味著接受。”
該案庭審結束后,未當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