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減震器為什么要做活塞運動?以下資料由私寵百科(4cbk.com)小編為您整理提供,希望大家喜歡。
說到汽車舒適性,基本上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汽車懸掛。常見的汽車懸掛主要有多連桿式獨立懸掛、雙叉臂式獨立懸掛、麥弗遜式獨立懸掛、拖曳臂式非獨立懸掛、鋼板彈簧式 、空氣懸架、電磁懸架等。多連桿懸架減震效果好乘坐舒適;麥弗遜懸架結構簡單便于維護;扭力梁懸架成本低廉堅固耐用;鋼板彈簧懸架承載能力強···不同的懸掛都有各自的優點,可是懸架結構中究竟是什么,讓汽車在顛簸的路面中保持平衡,讓乘坐者更舒服呢?其實,這都源自一個簡單的部件:減震器,就是人們常說的避震器。
先來說說為什么汽車需要避震器。汽車在路面飛馳,如果沒有減震器,遇到不平整的路面就會彈跳、震動——工程師們想了一個辦法:給車輛安裝彈簧。對,也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那么彈簧能起什么作用呢?
話說彈簧能伸能屈,在遇到凹坑時,彈力使彈簧伸長,推動輪胎向下支撐住車身;遇到凸起時,彈簧壓縮,給輪胎讓位而車身保持水平。不過安裝彈簧后,彈跳也就無休止了,就像活塞運動一樣...
消除了震動,那怎么解決彈跳呢?
既然震動要靠彈簧壓縮和伸長,那么消除震動只需要抑制壓縮和伸長就好了。這樣,避震筒就誕生了。目前常見的避震筒主要是液壓避震,通過控制油液在油缸的流動來調節壓力變化。簡單來講,在彈簧過分壓縮的時候,液壓避震筒油液流向主缸,活塞向外推,彈簧壓縮被抑制;在彈簧過分伸長的時候,液壓避震筒油液流出主缸,活塞向內收,彈簧伸長被拉住。
從此,汽車在遇到坑洼路面的時候,震動就被有效控制了,汽車的舒適性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