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一般是指中華劍角蝗、短額負蝗等頭部為尖頭的蝗蟲,而日常生活中所指的蝗蟲(或螞蚱)一般是指飛蝗(東亞飛蝗和亞洲飛蝗),其頭部為圓形。
一、蚱蜢和螞蚱的區別
1、蝗蟲俗稱蚱蜢、螞蚱,屬于直翅目、短角亞目(蝗亞目)動物,包括蝗總科、蚱總科、蜢總科。
2、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將頭部接近于圓形的稱之為蝗蟲或螞蚱(一般指東亞飛蝗和亞洲飛蝗),而頭部為尖頭的稱之為蚱蜢(比如中華劍角蝗、短額負蝗等)。
二、蝗總科、蚱總科、蜢總科介紹
1、蝗總科 (1)蝗總科可分為癩蝗科、瘤錐蝗科、錐頭蝗科、斑腿蝗科、斑翅蝗科、網翅蝗科、槌角蝗科、劍角蝗科等。 (2)成蟲體中型至大型,較粗壯。頭短,頭后部縮入前胸內。復眼發達,通常3個單眼。觸角比身體短短,比前足腿節長,呈絲狀、劍狀或槌狀。前胸背板發達,蓋住中胸背板,近馬鞍狀。后足腿節特發達,脛節較長,在其兩側緣各具刺1列,跗節3節,第1跗節腹面具有3個內墊。多數種類具有2對發達的翅,少數種類為短翅或缺翅。前翅狹長,后翅膜質,常具艷色。尾須較短小,不分節。
2、蚱總科 (1)蚱總科(菱蝗總科)包括蚱科(菱蝗科)以及股溝蚱科。 (2)前胸背板特別發達,向后延伸至腹末,末端尖,呈菱形,故名菱蝗。前翅退化成鱗片狀,后翅發達,跗節式2-2-3,爪間缺中墊。發音器和聽器,能跳但不能飛。 3、蜢總科 頭頂凸起,形似馬頭。觸角比頭部短,左、右上顎近乎不對稱,具有較粗的臼齒,跗節多數為3節(但無4節),后足股節內側常具有一列音齒,腹部基節背板兩側常具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