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建設:
淡水龍蝦喜棲息于水質清新、溶氧豐富的水域環境。建設池塘應選擇在通風向陽、水源充足、無污染源、注排水方便的地方。池塘深淺要分明,中部深,四邊淺,池底為壤土,四周拍實,還要用20-30目網紗圍住,以防逃防敵。另外在池塘中要放入汽車舊輪外胎100個/畝,為龍蝦創造一個安靜而舒適的棲身環境,防止脫殼互相殘殺,提高成活率。
2、清池肥水:
池塘要進行清淤、修整、曝曬。在放養蝦苗前10-15天,每畝用50kg生石灰干池消毒,7天后注入新水。在進水前要安裝好60-80目的的進水隔網,水深為50-80cm,同時每畝施發酵畜禽糞便300kg,以培育浮游生物。
3、蝦苗放養:
蝦苗放養宜在3-4月份睛天的早晨或傍晚進行,蝦苗的放養規格一般為3-5cm,每畝放養3500-4000尾,同一池塘放養的蝦苗規格要求整齊一致。
4、精心投餌:
放苗后3天內,投以絞碎的小雜魚、下腳肉和人工配合餌料;待蝦苗長到6-7cm時,可全部投喂軋碎的螺螄、河蚌及適量的植物性餌料。日投喂量以吃飽、吃完、不留殘餌為準。每天早、晚各投一次,晚上投全日量的70%-80%,餌料應投在池塘四周淺水處,龍蝦集中的地方可適當多投,以利檢查吃食情況。
5、加強管理:淡水龍蝦生長快,新陳代謝旺盛,耗氧量大。因此,特別要加強水質管理。一是看水色,以淺綠色為好;二是測試水中酸堿度,以PH值7-7.5比較合適;三是及時換水,15-20天換水一次,換水量為池水50%,在正常氣溫中(20℃-30℃)蝦池以1m左右水深飼養,氣溫在15℃以下或35℃以上。
6、病害防治:
淡水龍蝦放養密度較大,要注意防病。一是蝦殼病。可用孔雀石綠和福爾林液混合,給龍蝦藥浴20-30分鐘。二是黑鰓病。可用亞甲基藍全池潑灑。三是纖毛蟲病。治療可用硫酸銅溶液浸洗病龍蝦5-6小時,每個療程連續3-5天。
7、適時捕獲:
淡水龍蝦一般3-4月放養,10-11月即可收獲。收獲時,采用捕大留小的方法,也可采取干塘或圍網的方法于傍晚進行一次性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