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昌會戰是1939年3月至4月,我方第9戰區部隊在南昌地 區針對日軍華中派遣軍的防御戰役。
2、南昌是江西省會,位于九江以南,贛江與鄱陽湖之間,南鄰浙贛鐵路,系第九戰區重要戰略基地之一。武漢會戰時,日軍第11軍就奉有攻略南昌之任務。 中日兩軍圍繞南昌發生了一系列爭奪戰,中國軍隊在付出巨大代價后,仍沒有守住南昌,在戰役的第二階段反攻南昌時,也未能達到目標。但此會戰給予日軍有生力量相當大的殺傷,為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以后的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戰役。
3、南昌會戰使全世界,特別是日本軍事當局認識到:日軍雖然占領了武漢三鎮,但既未能迫使國民政府屈服,也未能擊殲中國軍隊的主力,更沒有摧毀中國廣大軍民的抗戰意志。中國軍隊不僅繼續進行抗戰,還開始實施戰役范圍的反攻。
延伸閱讀資料
南昌會戰發生于1939年春,分為兩個階段:3月17日至27日,日軍攻占南昌;4月22日至5月9日,中國軍隊反攻南昌未果。
南昌會戰速敗究因
南昌會戰歷時10天,中國軍隊遺尸2.4萬,據說日軍也傷亡了1.3萬。在中國軍隊多于日軍一倍的情況下,南昌轉瞬即失,其主要原因何在?主要歸結為五點:國民黨片面抗戰路線的消極影響;防范疏漏;戰略失當;戰術有誤;保衛南昌的決心不堅決。到最后,可惜的是,羅卓英、薛岳未見及此,固執原作戰方案,一見生米街失守,就忽視了內在的有利態勢。輕抬一指,南昌沉淪7年!
反攻南昌落空的背景
南昌迅速失陷后,對政治和軍事的影響都非常大,蔣介石為此大肆咆哮,責成羅卓英收復南昌。但是九戰區認為,只要日軍在一個地區站穩腳跟之后,想要硬攻下來是不太可能的。因此,為了敷衍蔣介石的命令,九戰區就不給羅卓英充分的兵力,怕他一下子搞垮了影響全局。第一集團軍雖然也交給羅卓英指揮,但只讓其擔任高郵市到故縣的守備,羅卓英僅能使用吳奇偉軍團的部分兵力及第七十、第七十九兩軍反攻南昌,并且得讓第七十九軍再由故縣以南穿過日軍的奉新至大城線,到牛行地區去,攻擊贛州以西南昌外圍的日軍。在指揮機關不抱勝利希望的情況下,前方將士雖英勇苦戰,重創日軍101、106師團,但最終也無法挽回反攻南昌失敗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