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以下本文為您來簡略介紹一下有關中國古代三十六計都有哪些,一起來了解吧。
三十六計分為六套,分別為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敗戰計,每套共六計,例如勝戰計包括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
三十六計分別有哪些計
《孫子兵法》的三十六計,古人學者曾各取三十六計中一字作成一首打油詩: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屋梁有美尸,擊魏連伐虢。其中除檀公策三字外,每字包含一計,有助于記憶。
三十六計分為六套,其中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適用于處于優勢地位時的狀況,混戰計、并戰計、敗戰計適用于處于劣勢地位的狀況,每套六計。
勝戰計包括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
敵戰計包括無中生有、暗度陳倉、隔岸觀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
攻戰計包括打草驚蛇、借尸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
混戰計包括釜底抽薪、渾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道伐虢。
并戰計包括偷梁換柱、指桑罵槐、假癡不癲、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
敗戰計包括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走為上計。
三十六計又稱三十六策,是中國古代兵法中的三十六條策略,根據豐富的戰斗經驗以及優秀的軍事思想總結而成,是中國古代傳留下來的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書中對每計做出了詳盡的解釋,并引用典故進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