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炸馓子是哪里的小吃?馓子是哪里的美食?馓子是淮安的特產。馓子,又稱食馓、捻具、寒具,是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北方馓子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為主料。
2、馓子是用油水面搓條炸制而成,營養成分是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屬高熱量、高油脂類食物。 馓子色澤黃亮,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干吃香脆可口,泡過牛奶或豆漿后入口即化。
3、春秋戰國時期,寒食節禁火時食用的“寒具”即為馓子。那時候,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臣義士介子推,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兩日)要禁火三天,于是人們便提前炸好一些環狀面食,作為寒食節期間的快餐,既是為寒食節所具,就被叫做“寒具”。 2000多年前,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楚辭·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餌,有餦餭兮”的句子。
4、著名宋代詞人、美食家林洪考證:“粔籹乃蜜面而少潤者”“餦餭乃寒具食,無可疑也”。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詳細記載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寒具的制作方法。 宋代蘇東坡曾寫過一首名為《寒具》的詩:“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
5、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記載:“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新中國成立后,寒食節逐步與清明節融合在一天,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也早已遺失,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馓子卻深受世人喜愛,時至今日,仍然是老少皆宜的時令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