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恥下問 bù chǐ xià wèn [成語釋義] 不恥:不以為恥辱;下問:降低身份請教別人。不以向比自己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求教。 [成語出處] 《論語·公冶...
不出所料 bù chū suǒ liào [成語釋義] 出:超出;料:推測;料想。指沒有出乎預料。即在意料之中。 [成語出處] 清·曾樸《孽海花》:“我從昨夜與密斯談天之后;一直防著你;剛剛走...
不辭而別 bù cí ér bié [成語釋義] 辭:告辭;別:離別。沒有打招呼;就離開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辭而行”、“不告而別”。 [成語出處]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于是;...
不辭勞苦 bù cí láo kǔ [成語釋義] 辭:推辭。雖然勞累和辛苦也不推辭。形容工作勤奮努力。也作“不辭辛苦”。 [成語出處] 唐·牛肅《紀聞·吳保安》:“今日之事;請不辭...
不打自招 bù dǎ zì zhāo [成語釋義] 原指還沒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現比喻無意中透露了自己的過失或心計。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三卷:“押司和押司娘...
不得而知 bù dé ér zhī [成語釋義] 得:能夠。無從知道。 [成語出處] 唐·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成語正音] 得;不能讀作“děi”。 [辨...
不得人心 bù dé rén xīn [成語釋義] 所作所為違反人的意愿;得不到別人的擁護和支持。 [成語出處] 《太平經》:“十傷三者;不得人心。” [成語正音] 人;不能讀作“yén...
不得要領 bù dé yào lǐng [成語釋義] 要領:要點。抓不住事物的要點和關鍵。 [成語出處] 《史記·張騫傳》:“騫不得其要領。” [成語正音] 得;不能讀作“dě”。 ...
不動聲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成語釋義]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成...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 [成語釋義] 同上面的相比;有不夠之處;同下面相比;有超過之處。表示對所處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也指滿足現狀;不求進取...
比翼雙飛 bǐ yì shuāng fēi [成語釋義] 比翼:翅膀緊靠翅膀;雙飛:成雙地并飛。借比翼鳥的雙宿雙飛;比喻夫妻形影不離心心相印。 [成語出處] 《爾雅·釋地》:“南方有比翼鳥...
彼竭我盈 bǐ jié wǒ yíng [成語釋義] 竭:枯竭;衰落;盈:充盈;旺盛。對方的士氣已衰竭;我方的斗志正旺盛。 [成語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
彼一時;此一時 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成語釋義] 彼:那;此:這。那是一個時候;這是另一個時侯。指時勢不同了;情況也隨之改變。 [成語出處] 《孟子·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
筆大如椽 bǐ dà rú chuán [成語釋義] 椽:房椽;放在檀上架屋頂的木桿。筆大得好像椽子。多形容大毛筆。 [成語出處] 《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
筆墨官司 bǐ mò guān sī [成語釋義] 筆墨:文字;官司:訴訟。寫狀子起訴。指書面上的辯論。 [成語出處] 清·許葉芬《紅樓夢辨》:“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非僅為懵懂輩饒舌;打...
筆走龍蛇 bǐ zǒu lóng shé [成語釋義] 筆一揮動就能呈現出龍蛇舞動的神態。 [成語出處] 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錦繡;筆下走龍蛇。” [成語正音] 走;不能讀作“...
閉關鎖國 bì guān suǒ guó [成語釋義] 閉;關閉;關:關口;鎖:封鎖。封鎖關口;關閉國境。指封鎖國境;不與外國通商往來。 [成語出處] 《周易·復》:“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
閉關自守 bì guān zì shǒu [成語釋義] 守:防守。封閉關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來。也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成語出處] 《漢書·王莽傳》:“閉門自守;又坐...
閉口不言 bì kǒu bù yán [成語釋義] 閉住嘴巴不言語;指有話不說。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刺復》:“是以曹丞相日飲醇酒;倪大夫閉口不言。” [成語正音] 不;不...
閉門思過 bì mén sī guò [成語釋義] 思:思索;反省;過:過失;錯誤。關起門來反省自己的過失。 [成語出處] 《漢書·韓延壽傳》:“是日移病不聽事;因入臥傳舍;閉閣思過。” [...
閉門造車 bì mén zào chē [成語釋義] 原意指只要按照同一規格;關起門來造成的車子;用起來也能合轍。現用以比喻不進行調查研究;只憑主觀想象辦事;不符合客觀實際。 [成語出...
閉目塞聽 bì mù sè tīng [成語釋義] 塞:堵塞。閉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聽。形容對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自紀》:“閉目塞聰;愛精自保。” [...
閉月羞花 bì yuè xiū huā [成語釋義] 閉: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見了也躲避起來;花兒見了也自覺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極美。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
必操勝券 bì cāo shèng quàn [成語釋義] 操:持;拿;券:憑證;勝券:指勝利的把握。一定有勝利的把握。 [成語正音] 券;不能讀作“juàn”。 [辨形] 必;不能寫作“心”;券;不能...
必恭必敬 bì gōng bì jìng [成語釋義] 必:一定;十分;恭:有禮貌;敬:尊敬;有禮貌地對待。形容態度神情十分恭敬謙遜;也作“畢恭畢敬”。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小弁》:“維桑...
必由之路 bì yóu zhī lù [成語釋義]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成語出處] 宋·朱熹《〈孟子·告子上〉注》:“義者行事之宜;謂認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
碧血丹心 bì xuè dān xīn [成語釋義] 碧血:血化為碧玉;后指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滿腔熱血;無限忠誠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成語出處] 《莊子·外物》:“...
敝帚千金 bì zhǒu qiān jīn [成語釋義] 敝:破舊;敝帚:破舊的掃帚。自己的破掃帚;卻看成價值千金的寶貝。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十分愛惜。 [成語出處] 漢·劉珍《東觀...
敝帚自珍 bì zhǒu zì zhēn [成語釋義] 敝:破的;壞了;珍:愛惜。把自己家的破掃帚看成價值千金的寶貝;很愛惜。比喻東西雖差;自己卻非常珍惜。 [成語出處] 宋·陸游《秋思》:“...
弊絕風清 bì jué fēng qīng [成語釋義] 弊:弊病;弊端。營私舞弊、欺詐蒙騙的事情完全沒有;風氣十分良好。形容壞風氣一掃而空。 [成語出處] 宋·周敦頤《拙賦》:“嗚呼;天...
壁壘森嚴 bì lěi sēn yán [成語釋義] 壁壘:古時軍營周圍的圍墻;泛指防御工事;森嚴:整齊嚴肅。原指防守嚴密。后也比喻界限很分明。也作“森嚴壁壘”。 [成語出處] 明·于...
避而不談 bì ér bù tán [成語釋義] 有意回避;不去談論。 [成語出處] 徐遲《一九五六年〈特寫選〉序言》:“尖銳的矛盾;避而不談;或加水沖淡了。” [成語正音] 而;不能...
避實就虛 bí shí jiù xū [成語釋義] 實:實力;就:接近;趨向;虛:空虛;虛弱。原指避開敵人的主力;攻擊敵人的薄弱環節。現也指辦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著手。或談論問題回避要害。原作...
避重就輕 bì zhòng jiù qīng [成語釋義] 避重:指避開要緊的事;就輕:指抓小事情。避開重要的而揀次要的來承擔。也指回避要害問題;只談無關重要的方面。 [成語出處] 宋·劉...
篳路藍縷 bì lù lán lǚ [成語釋義]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坐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后用以形容創業的艱苦。 [成語出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
鞭長莫及 biān cháng mò jí [成語釋義] 鞭:馬鞭子;莫:不;及:夠得上。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原意是說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為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后比喻力量達不到。 ...
變本加厲 biàn běn jiā lì [成語釋義] 本:本來;原先;加:更加;厲:厲害;猛烈。原指比原來的情況更加發展。現也形容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 [成語出處] 南朝·梁·蕭統《文選序》...
變化多端 biàn huà duō duān [成語釋義] 端:頭緒;方面。形容變化很多、很大;沒有頭緒。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陳從善梅嶺失渾家》:“這齊天大圣神通廣大;變化...
變化無常 biàn huà wú cháng [成語釋義] 常:常規;準則。形容事物任意變化;沒有一定的規則。 [成語出處] 《莊子·天下》:“芴(hū;忽)漠無形;變化無常。” [成語正音] 化;...
變化無窮 biàn huà wú qióng [成語釋義] 窮:盡;完;結束。變化多種多樣;沒有止境。 [成語出處]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須臾之間;變化無窮。” [成語正音] 化;不能讀...
變幻莫測 biàn huàn mò cè [成語釋義] 變幻:不規則地改變。莫測:無法推測。變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四回:“王天君曰:‘吾“...
變幻無常 biàn huàn wú cháng [成語釋義] 變幻:不規則的變化;常:常規。事物經常變化;沒有一定規律。又作“變化無常”。 [成語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周炳知道她的脾氣...
便宜行事 biàn yí xíng shì [成語釋義] 便宜:方便合適;行事:處理事情。指根據實際情況或臨時變化;不必請示自行處理的事情。 [成語出處] 《漢書·魏相傳》:“傳漢興已來;國...
遍地開花 biàn dì kāi huā [成語釋義] 遍:普及;到處。比喻普遍推廣;全面地展開。 [成語出處] 董必武《祝賀建國十周年》:“遍地開花鬧;沖天干勁傳。糧棉大增產;煤鐵倍加權。...
遍體鱗傷 biàn tǐ lín shāng [成語釋義] 遍:普遍;全面;鱗:魚鱗。全身受傷;傷痕 像魚鱗一樣密。形容傷勢很重。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體鱗傷;著實走...
標新立異 biāo xīn lì yì [成語釋義] 標:揭舉;立:樹立。持不同的態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見解和主張;表示與一般不同。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彪形大漢 biāo xíng dà hàn [成語釋義] 彪:小虎;比喻軀干魁梧。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痛史》第九回:“二人都是彪形大漢;濃眉廣顙;燕頜虎腮。” ...
表里不一 biǎo lǐ bù yī [成語釋義] 表面和內在不一樣。 [成語出處] 《逸周書·謚法解》:“行見中外曰愨。” [成語正音] 不;不能讀作“bú”。 [辨形] 里;不能...
[成語名稱] 表里如一[成語拼音] biǎo lǐ rú yī[成語釋義]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成語出處]...
[成語名稱] 別出心裁[成語拼音] bié chū xīn cái[成語釋義] 別: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個人內心的設計、構思、籌劃。指另外想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主意、...